5月17日,以“创新赋能智能未来”为主题的OFweek 2022(第十一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在深圳成功举办。
本次大会延续了过去十届的强大阵容,包括国内外院士、政府高官、科研专家、行业领袖等各界精英,聚焦全球前沿热点、核心技术、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以及国家和社会热点话题,分享机器人产业发展经验,把脉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针对机器人产业发展瓶颈建言献策。
大会议程分上下午两场。演讲主题为“机器人先进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与趋势”和“机器人创新技术的应用与实践”。专家、院士、企业高管纷纷就机器人行业的各种话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会上,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杜如虚带来了名为 《工业机器人的齿轮设计、制造及监控》 的主题演讲。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杜如旭
机器人的关键部件之一是齿轮,尤其对于减速器来说,齿轮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整个产品的质量。在谐波减速器的设计中,应注意大传动比、大扭矩、高精度、同轴输出和结构紧凑等关键点。要实现这些功能,需要高质量的齿轮,因此对齿轮的设计、制造、质量控制和在线监测尤为重要。
杜如虚表示,齿轮的在线监控可分为三个步骤:
1.信号处理
硬件:传感器,过滤器,传输,存储,…
软件:显示,统计分析,频谱分析,小波分析,…
2.建模
回归模型,模糊集,神经网络,决策树,…
3.决策
最大似然,阈值法…
为了更好地在线监测机器人齿轮,可以从观测数据中学习尽可能多的知识,采用人工智能算法修正各种质量问题和误差。这些人工智能算法包括贝叶斯算法、逻辑决策、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模式识别等。
例如,自引导学习算法可以模拟工厂的定期检查和维护以及在线监控。自强化学习算法监控三部曲,包括预处理、建模和后处理。
示例:机器人关节监控诊断
展望未来,杜如旭表示,齿轮新技术呈现以下特点:设计仿真优化、新材料(表面处理、润滑)、精密加工、检验(产品检验、在线检验)、新应用。
展望工业机器人的未来
在演讲的最后,杜如旭提出了自己对未来机器人行业的思考:机器人行业如何才能成功?
短期看市场,可以从宣传和网络两方面努力;中期要做好质量控制(设计、材料、制造、服务和回收)和价格控制(公司价格和社会价格)。从长远来看,重点是创新,包括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人才创新。
除已声明原创作品外,本站作品均由网友自主投稿、编辑整理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