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产业要提升核心竞争力,须去“虚火”挤“泡沫”

机器人产业要提升核心竞争力,须去“虚火”挤“泡沫”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水平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快速增长,安装量超过24万台,同比增长44%,创历史新高,占全球工业机器人安装总量的近一半。中国安装的新机器人数量几乎是整个美洲和欧洲工厂的两倍。

在今年8月底于北京举办的2022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工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我国机器人全行业收入超过1300亿元,工业机器人产量达36.6万台,比2015年增长了10倍,稳居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第一位。在我国,工业机器人应用已覆盖国民经济60个行业大类、168个行业中类。2021年,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322台/万人,比2012年增长13倍。服务机器人等在教育、医疗、物流等领域大显身手,不断孕育出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

不过,我国机器人产业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虽然我国机器人产量和安装量均居世界前列,但整体而言市场仍旧大而不强。在核心技术上,目前还有部分关键技术存在明显短板,有被“卡脖子”的风险。比如,在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器这三大核心部件方面,减速器七成以上来自日本,我国国产率不足三成;伺服系统中最尖端的伺服电机技术,90%以上依赖进口;控制器的软件部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有人认为,我国机器人行业存在这些问题,主要原因是起步较晚,技术积累不足。实际上这都不算问题,只要肯花本钱、肯下功夫,奋起直追,总能一点点赶上。但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行业内许多人无视这种差距,而把眼睛盯在市场前景广阔所能带来的现实利益上。一些企业在谈论机器人市场时,喜欢使用“市场蛋糕”“抢抓机遇”等字眼,带有明显的急功近利色彩。在“抢”“分”心态下,市场隐患就埋下了。人们看到,我国机器人产业市场近几年扩张很快,但多是在低端市场领域铺摊子、抢份额,演绎着“进口零部件+国内组装”的简单拼凑模式。很少有企业真正关心关注关键技术并加大投入。

一些地方政策导向也有问题。当前全国很多地区都在推进机器人产业园区建设,有的区县城市即使不具备条件也跟风大搞机器人产业园区,出台各种政策措施扶持相关企业。然而,引进的机器人企业不少都是“杂牌军”,它们的主业根本就不在机器人产业上。从市场规律看,不具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在经历一段时期市场竞争后应该会被淘汰,但现在有的地方的扶持政策却是在做相反的事情——没有竞争力的企业靠着补贴和优惠政策能够生存下去,好的企业在这样的环境中反而不容易成长。业内专家提醒,我国机器人产业目前出现“上虚火”症状,市场存在大量泡沫。这不仅容易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整个市场秩序也会被打乱。

任由资本一哄而上,机器人产业只能在低端产能上无序扩张,最后必会陷入低价低质的恶性竞争,不但错失发展机遇,还会与强者的差距越拉越大。与任何行业市场发展一样,机器人产业发展没有捷径可走,不能急于求成。对地方而言,应当遏制投资冲动,搞好充分论证,制定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切不可盲目大干快上,人为制造规划热、投资热;对企业而言,必须静下心来,耐得住寂寞,找对方向进行产业研发、技术攻关,在一些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拥有话语权,才是最重要的。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除已声明原创作品外,本站作品均由网友自主投稿、编辑整理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选型/询价

在线选型报价小程序正加急开发中~_~,建议先关注我们公众号哟

交流社群 在线客服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协作机器人产业服务平台,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