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艾利特CEO曹宇南:协作机器人快速发展的机遇是关键

智能时代已经到来。以手机和电脑为首的3C电子,经历了最具颠覆性的智能革命,而在某些领域,智能革命才刚刚开始。

协作机器人作为最新一代机器人,被赋予“智能制造”的责任,是机器人智能化进程启动时的“热门主角”。它经常“占用”某个工位,可以独立完成装卸、打磨、检验等各种任务,配合流水线其他环节的工人完成生产。因为这个“协作”角色,它有一个友好的昵称——“机器人同事”。

专访艾利特CEO曹宇南:协作机器人快速发展的机遇是关键

艾利特是协作机器人赛道上一个充满希望的年轻“来生”。虽然在2019年全面收敛到协作机器人赛道,但其研发的核心部件,如被称为“机器人大脑”的控制系统和智能视觉系统,都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优秀的技术来源于强大的团队,其创始团队是北航的一批博士,在行业内深耕15年以上。后续招聘的主要团队成员要么是清华、哥伦比亚大学等名校硕士学历,要么是长期来自ABB优傲等行业龙头企业,具有丰富的管理和实践经验。

近日,小编有机会采访了艾利特CEO曹宇南先生,试图探讨:协作机器人的“智能化”特征将如何改变工厂生产模式?它的前景如何?

与人并肩工作的机器人

说到协作机器人,我们不禁要将它们与更知名的传统工业机器人进行比较。其实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在许多场景中,协作机器人正在逐渐取代工业机器人,成为工人的好帮手。

传统工业机器人为工厂解决了许多痛点,如低效的重复劳动和高昂的人工成本。因此,传统工业机器人自诞生以来就备受关注,并迅速在各个领域大放异彩。但很快,工业机器人本身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痛点:

虽然主流工业机器人报价不贵,以最典型的弧焊机器人为例,基本价格在11-15万人民币之间,但其部署成本是售价的3-4倍。部署工业机器人,不仅要安装围栏隔离人机工作空间,还要为此改造生产线布局甚至停产。因此,包括安装成本和年维护成本在内,一台机器人的综合成本不低于40万,平均回收期不低于两年,这让很多对价格敏感的中小企业望而却步。

此外,复杂的部署使工业机器人失去了灵活性。一旦部署,就不容易改变,难以满足小批量、多品种“柔性生产”日益增长的需求。

传统工业机器人的约束刚刚成为协作机器人诞生的初衷。这种轻量级的协作机器人结构紧凑,就像流水线上熟练的操作人员。稍加“训练”,即可快速上手,能够胜任多任务和移动生产需求,后期运维成本低,支持实时免费软件更新升级。不同于传统工业机器人的高频大幅度动作,它的动作更轻更柔和,不容易伤人。因此,无需安装安全围栏或外部设备来实现人机共享操作空间,节省了大量部署成本。

“工业机器人被贴上了很高的标签,比如焊接机器人和抓取机器人,这本质上就是‘机器’的逻辑。协作机器人是用“人”的逻辑建造的。通过开放的操作平台,代理商和集成商可以在基于平台的产品基础上,根据下游需求定制开发多种细分场景功能,从而具备多任务处理能力,”曹宇南说。

在汽车、3C、金工等迭代快、定制要求高的产品领域,协作机器人以低成本、高安全性、灵活性等优势逐渐取代传统的六轴机器人,成为客户的首选。这类场景应用的协作机器人体积可达57万台。但在医疗、复合机器人(AGV+协作)等对人机协作要求较高或依赖协作机器人特殊属性的领域,将成为协作机器人的增量市场。预计该部分市场容量约为49万台。按照每台10万元的成本估算,国内协作机器人市场空间达到千亿级。

专访艾利特CEO曹宇南:协作机器人快速发展的机遇是关键

目前,这个十亿美元的市场还是蓝海。近五年来,中国协作机器人市场规模以64%的复合年增长率快速增长,规模突破10亿,市场潜力依然极其巨大。其中,海外厂商UR领先,占据约26%的市场,其次是艾力特、邀请博览会、存卡机器人等国内厂商。国内厂商未来会如何发展?机器人工业发展史上的经验和教训极大地启发了艾利特。

除已声明原创作品外,本站作品均由网友自主投稿、编辑整理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选型/询价

在线选型报价小程序正加急开发中~_~,建议先关注我们公众号哟

交流社群 在线客服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协作机器人产业服务平台,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