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寄予厚望的机器人技术能否填补2200万的劳动力缺口?

撰文 张贺飞

编辑 沈洁

2022年两会,“意外”让机器人(机器人)占据焦点。

服务业、制造业、建筑业、教育业、农牧业等多个行业的代表集体为机器人行业“背书”,相继提出在经济、技术、可靠性满足要求的情况下,用机器人代替重复性劳动,以缓解多个行业日益严重的“招工难”、“用工荒”现象。

频频发声的背后,是这两年行业持续发展的结果。根据IFR等机构的调查数据,2021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为839亿元,近五年平均增长率为18.3%,其中工业机器人445.7亿元,服务机器人302.6亿元,特种机器人90.7亿元。

与此同时,有第三方报告称,引导机器人和陪伴机器人的需求潜力巨大,仅服务机器人的年销售额就将在2023年达到613.5亿元,比2021年翻一番。三个月前,以工信部为首的15个部委也联合发布了《“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目标是到2025年制造机器人密度翻番。

顶层设计的长远规划,市场需求的有序增长,业内人士的平台,是否意味着蓄势多年的机器人行业正在加速崛起?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不妨先梳理一下机器人“流行”背后的行业脉络,是虚火还是真火。

01 劳动力的“自然迁徙”

1811年,一位名叫内德勒德的英国纺织工人带领他的同事破坏了工厂里的纺织机器。原因是纺织机的出现导致了他们的失业,所以他把纺织机当成了所有连锁反应的罪魁祸首。后来,人们把厌恶新技术的群体称为“卢德派”。

1959年,乔治德沃尔和约翰英格伯格共同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但等待他们的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卢德分子的愤怒和咆哮,因为以机器人为代表的自动化生产被视为工人失业的“罪魁祸首”。

即使过了200多年,“卢德派”的身影依然活跃。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第四次人工智能浪潮出现后,人工智能会诱发失业的论调甚嚣尘上,很多人陷入了深深的危机和焦虑之中。然而,在世界的另一边,与卢德派相反的一幕正在发生。

在一些代表委员为机器人“奔走”的同时,小康集团董事长张兴海迅速冲上了“鼓励年轻人少送外卖,多进工厂”的提案热搜。

作为制造企业的代表,张兴海的提议有他的理由。电子商务、直播等新兴产业吸引了大量劳动力,使产业工人空心化现象日益突出。到2020年,国内制造业人才缺口已达2200万。据人社部预测,2025年制造业人才缺口将扩大至3000万。

原因不仅仅是人口红利的消失,还有年轻人的态度2。在“少送外卖,多进厂”的热搜话题下,很多年轻人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进厂不自由,工作时间还长,工资低。谁想去?”“工作强度太高,持续时间长,一般13个小时左右。经常要熬夜加夜班,每个月休息时间太少。”“晋升空间太小了。就算你能吃苦,也很难在办公室工作,跳出流水线”。

这种现象的原因不难解释。工人空心化问题主要集中在流水线上。劳动者常年机械地重复同一个动作,不仅容易对工作失去兴趣,也很难在工作中学到更多的技能。一旦出现自由度高、晋升空间大、薪资待遇好的新工种,逃离流水线可以说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宏观上,短短40年,中国社会实现了从农业到工业再到服务业的跨越。时代的主旋律不仅影响着经济结构的变化,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个人的人生选择。从农业到制造业再到服务业,是劳动力的“自然迁移”,显示出80后不愿意回家种地,90后不愿意进工厂的时代印记。

除了就业意愿的变化,供给侧本身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制造业需要服务业重要人才的同时,服务业的就业缺口也与日俱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三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按照全国最缺岗位的100个职业排名,服务员、营销人员、网络合同配送员等服务行业每个季度在市场上的需求缺口明显差于制造业。

这大概是今年代表们聚焦机器人的驱动因素。与其引导年轻人回到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岗位,不如技术分红,用机器人来补充重复性劳动的就业需求。

02 “机器人”的应用现状

另一个需要回答的问题是,机器人能担当重任吗?毕竟机器人进工厂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2013年,中国已经是世界上工业机器人年装机量最高的市场,尤其是在汽车零部件、车辆制造、家用电器和金属制品等行业。

似乎有必要把这个话题分成两部分。第一个问题是机器人目前已经落地在哪些场景。在很多人的认知里,所谓的“机器人”大多是指工厂里巨大的机械臂,倾向于大型制造工厂的高端流水线。

刚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新启示:注重科技的北京冬奥会在火炬传递中增加了水下机器人传递;在冬奥会的一些比赛场馆,集公共空间巡逻控制、口罩检测预警、热红外测温、手部消毒等功能于一体的巡逻机器人吸引了不少媒体的关注;在冬奥会的餐厅里,机器人厨师负责制作汉堡、披萨、鸡尾酒等菜肴,机器人服务员负责准备和上菜.服务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不断下沉。

进一步刷新外界对“机器人”认知的,是隐藏在会场外的“虚拟主播”。顾爱玲的数字分身现身某平台主播间,配合主持人解说直播活动,围绕场景电商进行虚拟互动……………..

第二个问题是机器人替代成本的几何。虽然中国已经连续八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现阶段以机器人为补充的制造业劳动力不足300万,与2200万的缺口有着显著的差距。

有人认为最直接的阻力就是价格。而且功能单一的庞大机械臂,注定只有大型制造企业才能承担。对于大多数中小制造业来说,用机器人代替生产线工人是不可能的,中小企业往往是招工难的重灾区。

但人工智能的技术浪潮带来了新的变数,细数小账也能让这些买不起机械臂的企业找到新的出路。以制造业一般质检流程为例,在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的赋能下,缺陷照片通过人工标注数据,再由摄像头拍摄上传到后台进行图像识别,准确率普遍达到了95%以上。一个高速摄像头和一台电脑就可以搭建一个简单的质检系统,大大降低了机器人进厂的硬成本。

正如Gartner在《2021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中预测的,人工智能、RPA机器人、API集成技术、ML机器学习、事件驱动软件等。正在帮助企业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越来越多的人工流程将被规则驱动的智能系统所取代。

也就是说,“机器人”解决的不仅仅是制造业的棘手问题,而是在人工智能、5G、大数据、云计算等创新技术的驱动下,社会当下的进步进程。不同的是,产业工人空心化现象越来越突出,需要借助政策倾斜引导市场有序解决制造业用工荒。

03 人机协作的红利期

从人类文明的演进来看,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临界点。在一些必要的社交活动中,我们不得不寻求“机器人”的帮助,这时我们已经进入了人类与机器人合作分工的时代。人机关系正在被重新定义。

一个直接的例子就是疫情期间的流行病学工作。疫情初期,很多城市的社区工作者还在采取传统的工作策略,要么挨家挨户询问,要么挨家挨户打电话,可以说是妥妥的“体力劳动”。后来,许多城市引入了智能寻呼系统,语音机器人辅助社区工作者打电话和提问,并独立收集数据给相应的需求者。

回到制造业的背景下,人和机器人同时出现在工厂将是一种新的业态。机器人负责重复性劳动,人类负责高附加值工作。或许在普通人的理解中,这样的场景还停留在科幻电影中,但嗅觉敏锐的资本市场早已开始布局。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国内机器人融资数量为168笔,其中亿元项目72笔,占融资总额的42.86%。资本市场的冷暖往往是行业冷暖的晴雨表。相比互联网行业裁员降薪的“寒冬”,机器人行业的机会可见一斑,但也要警惕隐藏在高增长外衣下的两个陷阱。

一方面,任何新技术的普及都不会是指数级的,螺旋式上升才是常态,机器人行业也不例外。

可以证明的是,2021年9月以后,国内工业机器人的月产量开始下降,以至于有人预言2021年将是中国机器人产量的顶峰,之后很难再保持同样的增速运行。这个结论可能是主观的,但每个行业都需要在市场需求、替代成本、用户习惯等约束条件中计算商业平衡。机器人行业也有快速增长、市场消化、增长停滞、需求挖掘的时间段。

另一方面,中国作为制造大国,正处于通向智能制造的关键节点,势必在机器人产业链上拥有足够的话语权。

现实中,国内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增长和巨大需求,并不意味着产业链没有短板,高端伺服电机、RV减速器、控制算法等核心零部件和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仍受限于国外供给。今年两会上,有代表委员呼吁“推进专题研究,搭建相关产业平台,突破产业链上下游瓶颈”。落脚点是对国产替代的深入思考,需要更多的“专业化创新”和“单项冠军”来巩固机器人产业链。

综上所述,当人机合作进入新的转折点,机器人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红利。越是前景诱人,越要遵循“刚需论”,避免资本市场的“激素型”。

喂喂喂,积极发掘确定性和落地场景的价值。

正如NPC和CPPCC代表所说,服务业、制造业、建筑业、农牧业、教育、养老、医疗等行业都有机器人的落地需求。只要及时满足这些需求,稳步挖掘新模式、新价值,机器人产业的崛起就不会是一个伪命题。

04 写在最后

有理由相信,当越来越多的机器人进入车间,产业工人空心化的问题终将得到解决,制造业2200万的缺口终将被填补。

同时要有理性的认知。用工荒的根源在于国内的经济结构,仍然处于全球供应链的中低端,伴随着大量的劳动密集型岗位。随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这些工作会逐步被机器人取代,但这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在此期间,关于年轻人择业观的讨论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我们应该尊重市场,尊重法律,尊重个人的选择。

原标题被寄予厚望的:机器人能否填补2200万劳动力缺口?

除已声明原创作品外,本站作品均由网友自主投稿、编辑整理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选型/询价

在线选型报价小程序正加急开发中~_~,建议先关注我们公众号哟

交流社群 在线客服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协作机器人产业服务平台,欢迎您!